马来西亚租房避坑指南:合同里出现这 5 类条款,立刻转身走人!

经验分享
马来西亚租房避坑指南:合同里出现这 5 类条款,立刻转身走人!

随着留学生和外籍人士涌入马来西亚,租房市场暗藏的 "潜规则" 让无数人叫苦不迭。最近一位留学生因合同里不起眼的条款,被房东索赔 3 个月租金的新闻登上热搜,揭开了当地租房市场的冰山一角。本文整理了最常见的 5 大合同陷阱,教你一眼识破租房骗局。

一、暗藏玄机的 "全额赔偿" 条款

在吉隆坡某大学附近,一名中国留学生小李签约时没注意到合同里 "提前解约需支付剩余租期全额租金" 的条款。当她因实习需要提前退租时,房东直接扣留押金并要求补足 3 个月房租。这类条款在马来西亚租房合同中极为普遍,房东往往利用租客急于入住的心理,将高额违约金藏在不起眼的位置。

法律专家提醒,根据马来西亚《住宅租约法》,租客有权提前 30 天书面通知终止合同,但需支付合理的违约金(通常不超过 1 个月租金)。若合同要求全额赔偿,可视为霸王条款,租客有权向法院申请撤销。

二、模糊不清的维修责任划分

在新山的一位租客发现,浴室漏水导致墙面发霉,房东却以 "合同约定所有维修由租客承担" 为由拒绝处理。这类条款看似合理,实则暗藏陷阱。根据马来西亚法律,房东有义务保证房屋适租,因房屋老化或自然损耗导致的维修应由房东负责。

建议租客在合同中明确 "非人为损坏由房东承担维修费用",并在入住时拍摄房屋现状视频作为证据。若房东拒绝维修,可向当地房屋委员会投诉。

三、单方面涨租的 "浮动条款"

在槟城某公寓,租客小王入住半年后收到房东通知,要求每月租金上涨 20%。合同里 "房东有权根据市场行情调整租金" 的条款让他无处说理。这类条款在马来西亚法律中并不被认可,除非合同中明确约定涨租条件和幅度。

根据《住宅租约法》,租金调整需双方协商一致,房东单方面涨租属于违约行为。租客可要求房东提供市场租金评估报告,或向消费者协会投诉。

四、"优先购买权" 背后的购房陷阱

在马六甲,一位留学生小陈差点陷入 "优先购买权" 的陷阱。房东突然通知要卖房,声称根据合同条款,小陈必须在 7 天内决定是否购买,否则需立即搬离。这类条款看似赋予租客权利,实则是房东快速甩卖房产的手段。

法律专家指出,"优先购买权" 条款需明确购房价格、期限等关键信息,且租客有权拒绝购买。若房东以此为由驱赶租客,可向法院申请禁令。

五、"二房东" 连环转租陷阱

在吉隆坡某学生公寓,多名租客突然被真正的房东要求搬离,原因是中介伪造合同将房子转租。这类 "二房东" 骗局在马来西亚屡见不鲜,中介通过低价整租后高价分租,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跑路。

建议租客务必核实房东身份,要求查看房产证原件,并通过学校国际办公室或正规中介租房。签约时需确认合同由产权人签署,押金直接支付给房东并索要收据。

避坑指南:签约前必做的 5 件事

1.核查房东身份:要求查看身份证、房产证,通过土地局官网验证产权信息

2.现场视频记录:拍摄房屋现状,重点检查墙面、管道、电器等易损部位

3.明确费用明细:确认租金包含的项目(如水电费、物业费),避免隐性收费

4.约定解约条款:注明提前解约需支付的违约金上限(建议不超过 1 个月租金)

5.保留书面证据:所有口头承诺需写入合同,付款记录和沟通记录妥善保存

在马来西亚租房,合同就是你的 "护身符"。遇到上述条款时,不要被房东 "这是行业惯例" 的说辞迷惑,果断拒绝签约并寻找下一个房源。记住,正规的租赁合同应该是公平透明的,任何试图弱化租客权益的条款都值得警惕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从仔细阅读合同的每一个字开始!

评论 (0)
登录 后发表评论

暂无评论,来留下第一条评论吧